2297至尊品牌源于信誉



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政策法规 > 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将信息化融入建筑工业化之中


来源:建筑时报       发布时间:2014/12/9 16:23:11     点击率:381


  一组权威统计分析资料显示:中国建筑企业平均业务规模已经与国际先进企业业务规模相当,甚至稍高于国际先进企业 ,但就资本市场而言,国际先进企业平均市值规模是中国企业的2倍 。问题和差距是如何产生的?向国外学什么?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如福表示 :“中国建筑企业应借鉴国际经验 ,在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,必须走新型建筑工业化之路,将信息化融入建筑工业化之中 。”


    走新型建筑工业化之路


      当前 ,中国正处于工业化、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,这一阶段也是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宝贵机遇期,发展前景广阔,增长潜力巨大。与此同时,这一阶段也是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突出期,这个时期 ,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,压力不断增大。根据国际先进经验以及赴英国考察学习成果,黄如福提出,走新型建筑工业化之路 ,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。“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指以节能减排为主旨,采用标准化设计、工厂化生产、装配化施工、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。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的关键作用是提升企业能力,加快转型升级,深度融合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,相互推进、互动发展。”黄如福说 。


      他同时强调,新型建筑工业化 ,我国不能盲目建设、自由发展,尤其是“建筑创新科技园” 、“建筑工业园”或“预制件厂”。要建设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顶层设计。不要“一点点大的地方” ,为了“政绩”、为了“GDP”,或为了暂时的发展,也去建个什么“建筑工业园”或“预制件厂”。


      “顶层设计”确实也有人在喊,但是,究竟谁来做、谁来管 、如何落实 ?“够格做这个顶层设计的至少应是省级以上的授权管理部门 ,而且顶层设计必须做好统一规划,按照资源 、成本以及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点;制定标准(绿色建筑、材料标准评估体系)、统一标准。有了标准  ,凡是符合标准 、达到标准要求的方可立项建设,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许建设。”黄如福说。


      他强调,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从现在起要做好三件事:首先要确定顶层设计的组织和责任,强化规划建设 ,不要哪里有积极性就在哪里建,哪里积极性大就在哪里多建;其次要加快绿色建筑、材料标准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建设 ,或者引进 ;最后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,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。例如,政府工程、住宅工程 、医院 、学校、多层建筑等必须达到什么标准,或按照什么标准建设 。例如 ,多层房屋建筑工程,必须采用环保节能材料,实现工厂化生产、装配化施工。


    与信息化深度融合


      从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看,信息技术将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。黄如福提出 ,为了将信息化深度融入新型建筑工业化,应着重抓好六项信息技术应用:


       一是整合资源。建立“建设在线”平台,例如,上海建业科技信息公司的“建业在线”和英国的建筑信息在线平台 。这种平台可网罗全国 、甚至全球“建筑工业园”或“预制件厂”、材料厂商 、机械设备商,生产或可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构配件 、材料和机械设备信息和技术标准规范等,以便满足设计方咨询和使用符合新型建筑要求的材料、设备和技术 ,便于建造方询价和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、设备和施工技术等。除此之外,该平台还可以聚集全球 、全国各地 、各行业工程招标信息,投融资、担保业务信息 ,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和订单管理等。这种平台最大的优势是,整合各方资源,优化应用资源,生产厂家可以按照生产能力接受订单,并按照订单有计划地生产 ,保证工期、节约成本和资源 。


      二是科学规划。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,信息量大 ,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错综复杂 ,要想站在全省或全国,甚至全球的高度,以更高的视野去做规划设计,可借助类似于英国PLACELOGIC那样的软件系统 ,应用GIS技术找出最佳“建筑工业园”布点方案和园区规划方案。凡是国外有且采购价格与国内相当或廉价的材料,一律不再建点 、生产。例如,英国所需的构配件和材料 ,有些是从德国、比利时等地采购的 。因为,那里的材料性能比国内的好,价格比国内的便宜。


      三是优化设计。设计分为预制件设计和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。设计应用以BIM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的核心价值是:具有三维数字化、可视化的效果,可大幅度地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。除此之外,预制件设计应用以BIM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另一价值是:按照设计参数自动下料、切割(型钢、钢板等)、打孔、弯曲(钢筋)和成型等。目前 ,对于钢结构 ,按照节点大样图下料、切割和打孔,应该说数字化、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了。而对于混凝土预制件,按照设计图纸,在钢筋弯曲、成型,配合混凝土(配合比)和混凝土养护等有关专业方面,应该说数字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程度也在快速发展。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应用以BIM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另外价值是: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设备;自动计算建筑的环保节能性能,调整建筑结构、材料和设备  ;从设计源头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  ;优化建筑空间等。


      四是施工管理 。在施工阶段 ,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和远程视频监控管理已被众多施工企业所使用 ,使用的目的重在解决沟通信息、协调资源 ,保证合同工期和工程质量 ,控制成本 。目前,以BIM技术为代表的施工阶段管理信息化研究应用的重点是 ,建立工程项目信息模型,继而实现深化设计 、数字化自动化生产、预制件生产管理 、现场施工管理和远程监控管理等 。需要重点突破的是:按照现场条件环境和机械设备,模拟施工过程,制定施工方案;按照设计(BIM系统)所需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进行询价和采购;依据设计(BIM系统)确定的工程量 ,制定管理方案和进行项目管理 ;按照设计(BIM系统)进行准确的现场拼装(预制件按照设计定位贴有电子芯片)。也就是说 ,借助这个信息化系统 ,工程项目部可以动态掌控预制件生产进度 、仓储、物流情况以及现场施工进度 ,保证工程工期、质量和成本。


      五是物流管理。随着建筑工厂化生产、装配化施工 ,整合建筑资源、综合应用方式的改变,物流管理业务信息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。物流管理业务信息化的重要价值在于  ,不同地域可以享有相同品质的建筑材料(预制件)和技术等;优化配送方案、线路和时间,平衡供需关系,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,保障工期;创造“加工附加”价值(采购成品或半成品比自我加工的费用低) ,降低工程成本。


      六是运营管理 。任何一个绿色建筑的认证,不可能在认证阶段就覆盖整个建筑生命期 ,它是有阶段性的。例如,英国的BREEAM评估体系也是这么要求的,建筑物在交付使用3个月、6个月 、9个月、12个月后,要进行性能验证,以确保建造的建筑符合设计性能要求。由此可见,在建筑物运营阶段,对其运营过程中的环保节能性能的数字化监控十分重要,尤其是公共建筑。建筑物运营阶段需要监控的重点是 :建筑物是否符合设计性能要求 ;建筑物、建筑材料以及设备的能耗情况 ;建筑预制件、材料和设备等 ,从原材料的采集 、生产 ,到运输到目的地所产生的“隐性能”的能耗情况等。


      黄如福认为:“信息化与建筑工业 化深度融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建筑过程的工业化、自动化,生产管理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,使建筑更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,更符合人类生存、生活的需要,其意义重大而深远。” (摘自《建筑时报》)


contact us联系我们

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永康路195号(原成都市武侯区草金路9号)

电话 :028-87488218

传真:028-87485077

link友情链接

扫描访问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15 中信2297至尊品牌源于信誉建工集团(GuoAnJGJT.Cn). All Rights Reserved. | 蜀ICP备18007124号-1 | 技术支持:





XML地图